欢迎您来奉贤人才招聘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职业指导 > 简历指导 > 大学生暑期打工小心被骗
大学生暑期打工小心被骗
作者: 时间:2009/7/20 阅读:367次

交了二百元押金和材料费后,骗子公司人走楼空,这位大学生手里只剩下一副画。

  暑假来临,很多大学生都想通过打工锻炼自己、补贴家用,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然而,骗子公司、黑中介、虚假校园小广告、网络欺诈,却使得大学生找工过程一波三折,一不小心就落入陷阱。

  ◆骗子公司收押金走人

  7月20日上午,记者在海口市国贸大厦A座采访时,被近百位女大学生团团围住反映求职被骗情况。她们多数是海大、海师、海医在校大学生,还有远在五指山市的琼州学院。

  她们是来和位于该大厦内一涉嫌利用教景泰蓝制作工艺骗钱的公司交涉情况的,没想到该公司早已人走楼空。正在海医读大二的李同学说,该公司要求先交50元学费,简单培训2小时后,再交150元材料押金,然后就可以回家搞加工。每做完一幅画,公司付100元报酬,如果做工不合格,所交押金将退还。

字串7


  但记者了解到,在场的100多人里,没有1个人领到过报酬,每次来交货,公司总能找到各种借口,说产品不合格,让求职者再继续回家修改。

  海口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没有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3天前刚被处罚过,目前已涉嫌诈骗。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校园小广告真假难辨

  在海南师范大学校园内,找工作的小广告随处可见。在一面广告求职招聘栏前,记者发现家教类广告就占了百分之八十,有的只留下家教转让的字样和电话号码,有的则留下了具体的家教科目及每小时的薪资,旁边的同学告诉记者前者多半是假的,后者还可以冒险试一试。
字串9


  来自四川、正在读大一的李同学说,她就曾被小广告骗过,前段时期,她看到有份转让家教的小广告,就和对方联系。转让者自称也是海师的学生,李同学觉得应该没问题。和对方见面后,对方要求先给100元中介费才给家长的联系方式,李同学只给了对方50元,但也拿到了家长的电话号。

  等到联系家长时,李同学被告知孩子已经参加了夏令营,叫她过个星期再打来,等到李同学再联系时,家长的电话已经拨不通了,而中介人也同样联系不上。

  ◆黑中介猖狂

  没有醒目的招牌,阴暗狭窄的房间,满墙的“证书”,零乱的桌椅,不断进出的求职者。这是解放西路某大厦四楼的一个偏僻小角落,一个“黑中介”。
字串9


  “只要交钱登了记,今天就帮你联系,明天马上就可以开工”,坐在对面脸露疲态的中年妇女信誓旦旦的向暗访的记者保证。

  当记者问到若交了80元中介费后,如果对工作不满意是否可退钱时,得到的回答是不可以。但可以继续帮求职者另找可心的工作,前提条件是还要办1张100元的优惠卡,接着该妇女就不断游说记者办卡。

  余同学去年暑假时就曾在这个中介所吃过苦头,他告诉记者,在交了一百来元的中介费后,他得到了一份在冷冻食品厂去虾头的工作,面对恶劣
的环境和经常加班到凌晨三四点的情况,余同学做了十多天就做不下去了。

  由于此前没与厂家签定任何协议,这十几天的辛苦就算白白付出了,当他再找这个中介时,却被告知这已不在他们的管理范围了。

  ◆别轻信“网络兼职”

  大学生现在找暑期工的平台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路边和报纸上的广告了,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渠道。但据记者了解,大部分的网络兼职并不可信。 字串7

  很多大学生都被网上花言巧语的描述和丰厚的报酬所吸引,譬如“网络传销”,宣称只要交上几百元,就可拥有自己的代理网站,并发展下级会员赚提成等。而当你交了钱,发展了下线,却发现该网页已经再也找不到了。

  ◆记者手记

  记者采访中深刻体会到,在大学生找工被骗的经历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缺位现象是非常严重的。教育、工商、劳动、公安等部门事前审查监管不力,事发后也少有作为,不了了之,致使大学生们一个个被骗,黑中介和骗子公司则屡屡得手,恣意妄为。

   而大学生自己,在目前暑期兼职市场很不完善的现实情况下,打工前一定要弄清楚中介单位或招聘公司的身份,是否有营业的资格,签订好劳动合同,不要为虚假广告和高薪报酬所迷惑。更重要的是,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也不要沉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以防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来源:奉贤人才网
热门推荐